606ffc03dfbf7.png
客服热线

0592-7113701

黄鳝养殖过程中几个关键点
分类: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:2019-01-22 08:54:34 作者: 来源:
黄鳝养殖过程中几个关键点

一、黄鳝下箱是决定养殖成功的一个关键点

鳝苗下箱处理注意事项:

• 放苗前3天至后7天,水质稳定是放苗成功的关键。

• 苗种勿用任何消毒处理,防止增加应激反应,但可用恢复体力的药物(如“解毒抗应激强稳C”、“应激宁”)

• 下箱前后勿用消毒剂,可用稳水剂(如“解毒绿水安”)和恢复体力的药

• 下箱前后应增氧,加开增氧机,配合应用“久氧”“快氧”增氧

• 下雨后放苗好于下雨前,只要溶氧高(必须增氧),下雨天可放苗(当然最好还是晴天放苗)

鳝苗下箱操作步骤-黄鳝下箱五步法:

第一步:培水 放苗前6-10天,全池泼洒“肥水王”(2-5亩/桶)培水,老池塘再配合“复合生态宝”(3亩/袋)或EM益生菌(2-5亩/桶)效果更好,尽量做到肥水下箱。

第二步:解毒 放苗前1-2天,用“解毒绿水安”(3-5亩/瓶)消除所有对黄鳝有毒的物质。

第三步:增强体质 运输和下箱前用“解毒抗应激强稳C”(20克/立方水)浸泡。

第四步:提高成活率 下箱后第一、二、三天加开增氧机用“解毒抗应激强稳C”(30-50箱/包)+“应激宁”(3-4包/亩/米)恢复体力,提高成活率。

第五步:防病 下箱后3-5天后用“强力灭”(80-100箱/瓶)消毒,驯食时内服“开胃营养宝”+“鳝用多维”+“合生元”驯食防病,增加开口率。


二、黄鳝驯食是黄鳝养殖成功的另一个关键点---内服诱食,定点投喂

黄鳝驯食要注意以下几点:

1、 驯食不能过急,饲料比例过快加高,使开口率降低网箱里容易出现大量老苗(僵苗)(注意:容易驯食的吃食凶猛的苗种如河南苗种,养殖前期饲料的比例千万不能过高,到中后期适当加量,才可降低发病率,延长生长时间,到晚期发病或不发病。)

2、 驯食过程中不能随意改变料的配方。

3、 在驯食过程中保持定点、定时投喂

4、 增加饲料的诱食性加入“开胃营养宝”(4-6克/公斤),同时调整黄鳝营养和消化,增加开口添加“加香水产酵母”(6-8克/公斤)+“合生元”(2-3克/公斤)。

5、 严把苗种选择的质量关,多投本地苗、低龄苗、平原苗,苗种放置时间长的坚决不投,运输过程和下箱减少应激,从而降低死不开口苗种数量。


三、中后期注重水质调节(稳水)是提高产量的一个关键问题。

中后期由于养殖时间过长水质经常出现变清、变白、变红甚至变黑,主要原因是黄鳝养殖大量的高蛋白、高脂肪鲜活饵料污染,大量排泄物沉积于塘底引起的水变,由清到黑,缺氧程度和有毒物质含量逐渐加重,摄食量明显下降。因而首先应加大增氧机增氧,或用“久氧”(2亩/瓶)增氧,同时用“水底安”(4-6片/箱)或(2-3亩/瓶)改底,其次用“解毒绿水安”(3-5亩/瓶)+“解毒抗应激强稳C”(2亩/包)调水解毒,待水质转好,藻类出现后外用“肥水王”(5亩/袋)与“复合生态宝”(3-4亩/袋)或“EM益生菌”(3亩/袋)稳水,“小球藻”等有益藻类保持水质稳定。水变后可内服“合生元”(2-3克/公斤)+“免疫多糖”(2-3克/公斤)+“应激宁”(4-6克/公斤)预防黄鳝发病。

稳水预防措施:定期应用“解毒绿水安”或“解毒抗应激强稳C” 改水解毒;发现水质不稳定时及时泼洒“肥水王”与“EM益生菌”肥水。


四、解决池底底臭和箱底发臭是提高产量的一个关键问题

发臭的危害概括为:发臭→缺氧↑→吃食量↓→产量↓

防止底臭的方法:(1)底层冲气,提高底泥的氧化还原电位,促进有益菌的繁殖,是减少底臭较好的方法。(2)采取定点及少量多餐的投饵方式,避免饵料的浪费及提高饵料转换率。(3)定向培养有益藻类,适当施肥并防止水体老化。(4)不用砂底养鳝。(5)防止盲目用药,改用降解型底质改良剂(如“水底安”、“水底净”)代替吸附性底质改良剂。

治只是手段,防才是根本。在日常管理中要每天早晨监测水质尤其是溶解氧要每天早晨必测,一旦发现溶解氧小于5g/ml或黄鳝早晨头伸出水面频率增加就要采取预防措施。经济实惠的方法如下:用“水底安”挂袋,每个网箱放一个瓶子装20-30克放到箱底,瓶子上扎3-5个小孔,每天晚上掉到箱底,另外网箱里每天用“水底安”4-6粒改良底质(发臭增加用量),用过“水底安”的网箱底层溶氧可以增加0.1-0.2 g/ml,或用“水底净”(50箱/包),这些方法连用几天黄鳝活动和摄食都会改善。在整体水质出现变化之前用“EM益生菌”+“海中宝”稳水。以上措施经常应用黄鳝会保持旺盛的摄食、生长,网箱底部不容易发黑发臭,水质会更加稳定。

注意:很多底质改良剂或水质改良剂多以沸石粉、木炭等吸附性物质为主,明显的特点是使用后能大量吸附水体的颗粒型物质,沉积到池底,造成整个池水迅速变清,底泥中氨等有害物质迅速升高,进而发生底臭,温度一旦变化整个池塘变得更加浑浊。而降解型的底质改良剂(如“水底安”“水底净”),通过将氨氮等有害物质转化为对黄鳝无害产物来降解,除臭彻底,而且适用较宽的pH值范围,缓慢溶解最少可以6个小时才彻底溶解,对黄鳝的刺激非常小,除臭持久彻底,解决了发臭的根本问题。


五、 正确防治出血病,正确的认识出血病和肠炎病(不用抗生素防病 出血病不要当作肠炎病治疗)

近几年来大量的养殖户都在积极的预防出血病和肠炎病,那为什么还有出现肠炎病久治不愈、出血病不时出现?原因是大家存在以下几个误区:

1、预防出血病的发生,走入用抗生素防病的误区,大量用恩诺沙星、诺氟沙星、氟苯尼考等治疗性药物防病。药物应用的一条基本原则是:“防病时不用药,治病时才用药”。大量的治病药物乱用破坏肠胃内正常菌群,引起饵料消化率降低,极易引起消化不良。更为重要的是给肠胃和肝肾造成不可恢复性的破坏,等到真正发病,敏感的药物全部有耐药性,你连简单的肠炎都治疗不好更不要提出血病、肝肾病了,就是因为内脏器官已经坏死或功能丧失。故生产中除治疗细菌病外,不宜用抗生素药内服或外用防病。

2、不能正确区分出血病和肠炎病,不能认为肛门红肿就是肠炎,当出现黄鳝死亡的时候已经从肠炎病转变成出血病,有很多人就是一门心思见肛门红肿就治肠炎,结果治疗了一年肠炎也没有治好。我们要牢记 “防病”非常重要但是要措施得当,不要再走冤枉路;还要记住“无病保健这个原则”这样我们养殖水平才能真正能提高

为了避开这些误区我们在防肠炎时多用“合生元”(2-3克/公斤)加“胆利平(2-3克/公斤),防出血病时添加“免疫多糖”(2-3克/公斤)加“解毒强稳C”(4-6克/公斤)或“特免宁”(8-10克/公斤)调节代谢增强体质抗病,这样发病时治疗也会相对容易。


六、肝肾病(为什么难治,采取什么措施预防和治疗)

2007年大量爆发肝肾病即肝脏坏死或出现脂肪肝、肾脏功能丧失,治疗非常困难,总结有如下几个原因:

首先养殖过程中管理不到位,出现诱食过程中饲料增加过快、饲料所占比例过高及患病不能尽早发现等问题。现阶段由于养殖规模得扩大,黄鳝养殖竞争激烈,想赚钱不仅必须养得好还要卖个好价钱。这样前期要保证成活率减少生病和死亡,中后期提高产量适时出售。但生病早的黄鳝不得不在低价位卖出,等不到后期价格好的时候。所以管理上千万不可以大意,比如象07年从河南来的几批苗子,前期吃的非常好,但养殖者心中要有数:坚决不能狂喂要控料,防止较早就发病。

其次防病的方法错误—用抗生素类防病----自毁长城(在前面防出血病提到不多说了)。

最后当发现大面积生病时相当一部分黄鳝实质器官已经坏死。此病为一种代谢障碍,一种慢性病。当显像症状出现时,一些器官都已经处于不可恢复状态。其中肝严重脂化-脂肪肝还有的已经坏死,丧失了消化、解毒功能。出现黄鳝不食-药饵不能被摄食,一部分吃料的摄入药饵也不能肝代谢,起不到治病的功效;肾脏排泄障碍,形成腹水。

应对措施:分析以上三方面原因要先在管理上下功夫,参照下面的饲养管理。再正确防病,提前用生态的绿色的方法多用“合生元”和“免疫多糖”,调节代谢增强体质抗病,这样发病时治疗也会相对容易。


七、驯(诱)食正常后如何进行饲养管理

现在以一个月为一个周期把比较好的管理介绍一下供参考

驯食正常后通常开始杀虫:一般用“强力灭”80-100箱/瓶,平均分2-3天投喂。注意为了保护肝脏在杀虫前后都要用“胆利平”(2-4克/公斤)“保肝宁”(2-4克/公斤)、“鳝用多维”(5-7克/公斤)、“加香水产酵母”(6-8克/公斤)投喂3-5天,防止杀虫药的毒性危害内脏器官。

然后防肠炎:建议不用或少用抗生素,多用“合生元”(2-3克/公斤)加“免疫多糖”(2-3克/公斤),最好一直投喂(杀虫时除外);

经过大概一个星期后防出血病添加“合生元(2-3克/公斤)+“解毒强稳C”(4-6克/公斤)或”免疫多糖(2-3克/公斤) 需要投喂大概3天左右。

最后非常重要的是还要在饲料里添加保肾利水的药物,肾脏在黄鳝的内脏器官中很重要,一般象“胆利平”(2-3克/公斤)+“保肝宁”(3-5克/公斤)+“氨基电解维他”(2-3克/公斤)等投喂5-7天即可。

这样大概经过一个月的时间,在重复以上的操作。

注:驯食正常包括以下三方面:1摄食速度比较快大概20分钟左右甚至更少时间可以将料吃光2、摄食状态好,上食台(食窝子)速度快,很多时候可以听到很响亮的摄食声3、饲料所占比例已经达到或接近正常喂养时饲料占总饵料比例,时间大概进苗到达20几天后。